史威登堡神学著作

宇宙星球 #175

175.后来,我又问

175.后来,我又问了这些灵人有关他们所来自的星球的各种问题,先问的是他们的神性敬拜和启示。关于敬拜,他们说,各民族及其家族每三十天聚在一个地方听讲道。这时,讲道者走上稍高出地面的一个讲坛,教导他们带来生活良善的神性真理。关于启示,他们说,启示发生在清晨,就在他们半睡半醒之间;那时,他们仍享有未被身体感官和世俗事物所打断的内在之光。在这种时候,他们从天堂听见天使谈论神性真理,以及如何照之生活。当他们完全醒来时,只见一位身穿白衣的天使站在他们床边,然后突然从他们的视线消失。他们由此知道他们所听到的话来自天堂。他们以这种方式区分神性异象和非神性异象,因为在非神性异象中是看不到天使出现的。他们补充说,他们的讲道人便以这种方式经历启示,其他人有时也经历这种启示。

属天的奥秘 #5728

第44章 创世记

第44章
创世记44:1-34
  1.约瑟吩咐管家的说,把粮食装满这些人的口袋,尽他们所能带的,又把各人的银子放在各人的袋口里,
  2.并将我的杯、那只银杯,连同他买粮食的银子,放在最小的袋口。他
  就照约瑟所说的话行了;
  3.早晨天一亮,那些人,他们和他们的驴,就被打发走了。
  4.他们出城走了不远,约瑟对管家的说,起来!去追那些人,追上他们就对他们说,你们为什么以恶报善呢?
  5.这不是我主人饮酒的杯吗?岂不是他占卜用的吗?你们这样行是作恶了。
  6.他追上他们,将这些话对他们说了。
  7.他们对他说,我主为什么说这样的话呢?你仆人断不能作这样的事。
  8.你看,我们从前在袋口里所发现的银子,尚且从迦南地带回来还你,我们怎能从你主人家里偷窃金银呢?
  9.你仆人中,无论在谁那里找着了,就叫他死,我们也作我主的奴仆。
  10.他说,现在就照你们的话就这样行吧!在谁那里找着了,谁就作我的奴仆,你们就没有罪。
  11.于是他们各人急忙把口袋卸下在地上,各人打开口袋。
  12.他就搜查,从最年长的起,到最年幼的为止,那杯竟在便雅悯的口袋里找着了。
  13.他们就撕裂衣服,各人又使驴驮上重载,回城去了。
  14.犹大和他弟兄们来到约瑟的屋中,约瑟还在那里,他们就在他面前俯伏于地。
  15.约瑟对他们说,你们作的这是什么事呢?你们岂不知像我这样的人必能占卜吗?
  16.犹大说,我们对我主说什么呢?我们还有什么可说的呢?我们怎能辩屈呢?神已经查出仆人的罪孽了;看哪,我们是我主的奴仆,我们与那在他手中找着杯的都是。
  17.约瑟说,我断不能这样行,在谁的手中找着杯,谁就作我的奴仆;至于你们,可以平平安安地上你们父亲那里去。
  18.犹大挨近他说,我主啊,求你容仆人在我主耳边说一句话,不要向仆人发烈怒,因为你如同法老一样。
  19.我主曾问仆人们说,你们有父亲、有兄弟没有?
  20.我们对我主说,我们有父亲,一个老人,还有他老年所生的一个孩子,是最小的。他哥哥死了,他母亲只撇下他一人,他父亲疼爱他。
  21.你对仆人说,将他带下来到我这里,叫我亲眼看看他。
  22.我们对我主说,童子不能离开他父亲,若离开他父亲,他父亲必死。
  23.你对仆人说,你们最小的兄弟若不与你们一同下来,你们就不得再见我的面。
  24.我们上到你仆人我父亲那里,就把我主的话告诉了他。
  25.我们的父亲说,回去,给我们买些粮来。
  26.我们就说,我们不能下去;我们最小的兄弟若和我们同往,我们就可以下去;因为我们最小的兄弟若不与我们同往,我们不能见那人的面。
  27.你仆人我父亲对我们说,你们知道我的妻子给我生了两个儿子;
  28.一个离开我出去了;我说:他必是被撕碎了,直到如今我也没有见他。
  29.现在你们又要把这一个从我面前带走,倘若他遭害,那便是你们使我白发苍苍、悲悲惨惨地下坟墓去了。
  30.我父亲的灵魂与这童子的灵魂相连,如今我回到你仆人我父亲那里,若没有童子与我们同在,
  31.他见童子不在,就必死。你仆人们便使你仆人我们的父亲,白发苍苍、悲悲惨惨地下坟墓去了。
  32.因为仆人曾向我父亲为这童子作保说,我若不带他回来交给你,我便在父亲面前终日担罪。
  33.现在求你容仆人住下,替这童子作我主的奴仆,叫童子和他哥哥们一同上去。
  34.若童子不和我同去,我怎能上去见我父亲呢?恐怕我看见灾祸临到我父亲身上。
概览
  5728.就内义而言,本章所论述的主题是内在属天人和外在属世人之间的居间层;首先,内在属天人将来自它自己的属灵真理充满居间层。居间层就是“便雅悯”,而那里所存在的属灵真理就是“约瑟的银杯”,内在属天人是“约瑟”,外在属世人是“雅各的十个儿子”。
  

属天的奥秘 #732

732.创世记7:5

732.创世记7:5.挪亚就照着耶和华所吩咐他的一切行了。
可参看创世记6:22,那里两次提到挪亚“行”了;而此处只提到一次;并且那里用的是“神”这个名,而此处用的是“耶和华”。原因在于,那里论述的是理解力的事物,而此处论述的是意愿的事物。理解力的事物将意愿的事物视为与自己不同且分离;而意愿的事物将理解力的事物视为与自己结合,或如同一体;因为理解力来自意愿。这就是为何那里两次提到他“行”了,而此处只提到一次,这也是为何那里用的是“神”这个名,而此处用的是“耶和华”。

目录章节

目录章节

目录章节